逼近年終,商務銀行攬儲大戰再度開啟。為規范一些非理性的入款沖時點行為,監管部分近期有所行動。 上證報記者昨日從滬浙多家銀行的相關人士處證實,監管部分近期要求銀行暫停新增定期入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余額和新增客戶。
由于支取敏捷、付息率較高,比年來靠檔計息定存產品成為商務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在入款爭奪戰中的利器,但卻違背了央行《積蓄控制規則》中運彩 棒球延賽的有關制定。
暫停新增靠檔計息定存產品余額
受訪的多位國有大行和城商行相關人士證實,現在他們銀行已按要求暫停新增定期入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余額和新增客戶。
所謂靠檔計息定存產品,重要是指定期類入款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息算計,而是依照最近一檔利率計息。如此,儲戶可以獲運彩 退水錢得更多的入款收益。比如,一張20萬元的1年期大額存單,在第10個月被支取,可以依照最近一檔9個月利率,再加1個月活期利率來計息。
比年來,商務銀行紛飛發行靠檔計息定存產品來吸收入款。包含有:大型銀行發行大額存單產品,互聯網銀行和民營銀行推出智能入款產品等,這些產品的特點是可敏捷提前支取,不僅收益率高,還可以轉讓。
但疑問在于,如此計息方式,卻違背了央行關于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的積蓄制定,且因定價激進惹來爭議。在此之前,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入款產品,也被監管部分一度叫停。
一家國有大行相關人士向上證報記者表示,這次暫停靠檔計息定存產品,可能還與監管部分要求減低借貸利率有關。
業內人士稱進一步明確規范是好事
靠檔計息定存產品的出現,源于各銀行比年來攬儲戰的愈演愈烈。
從數據來看,這類產品對銀行做大入款規模的拉動作用明顯。例如,截至2024年終,微眾銀行各項入款余額1545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795%;吸收入款占總欠債比例則由2024年的727%大幅升至2024年終的7438%。對于該行入款的大規模猛增,多家投行在研報中將其歸功于智能入款+產品。
智能入款+是微眾銀行上年9月推出的入款產品,由于利率較高(階梯利率28%-45%)、可提前支取靠檔付息,在收益和流動性上,完全碾壓銀行傳統定期入款產品,趕快成為爆款。此后nba 運彩 玩法更被不少網點不足的民營銀行效仿,大批相關產品橫空出世。
對于這次進一步明運彩世足確規范,上述國有大行相關人士以為,從入款成本高企、惡性競爭加劇的近況來看,這是一件好事。固然這類產品為部門中小銀行以及民營銀行減輕了一定的攬儲壓力,但同時也給這些銀行帶來了較高的成本。
截至上證報記者發稿時,部門銀行靠檔計息的智能入款產品依然在售。如互聯網銀行百信銀行APP中的智存寶,是一款5年期定期入款產品,50元運彩網站當機起存,年化利率4%,提前支取時靠檔計息。而微眾銀行APP中重新上線的智能入款產品,則顯示正在維護中。(記者 魏倩)